中國無極網記載的“無極山”
發(fā)布者: 發(fā)布于:2015-11-09
時間:2008-12-26 11:19:38 閱讀:548次 “無極”之意深邃玄奧,中國古代哲學稱派生宇宙萬物的本源為無極?!独献印罚?ldquo;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;為天下式,恒德不忒,復歸于無極”這里的“白”、“黑”可理解為白天(晝)、黑天(夜),“式”既為法規(guī)、規(guī)律,無極即太極。老子認為黑白交替,知之則守之,這是處事的法則,永恒的德就不會出現(xiàn)差錯,這樣才能回到創(chuàng)生萬物的深遠玄奧的境界。宋.周敦頤《濂溪集》(太極圖)中說:“無極而太極,太極生陰陽,動極則靜,靜而生陰,......陰陽太極也,太極本無極也。”《易》中太極指“元始混沌之氣”,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像,四像生八卦。氣運動生陰陽,由陰陽生四時,因而出現(xiàn)天、地、風、雷、水、火、山、澤八種自然現(xiàn)象,推衍為宇宙萬事萬物?!兑住分械年庩柗从秤钪嫜苌?guī)律,符號“--”代表陰,“-”代表陽,互相交替成八卦,八卦重疊相交,排列組合成64卦。64卦反映了宇宙運動的基本規(guī)律??上в行┤?,把它們做為算命的符號。德國數(shù)學家從中得到啟示,用“0”代表陰符號--,用“1”代表陽符號-,發(fā)現(xiàn)了二進制,成為計算機的基本語言,現(xiàn)代社會各種信息都是通過“0”和“1”排列組合運作的。韓國深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,把太極八卦圖做為國旗的圖案。 老子認為宇宙運動規(guī)律是“大”、“遠”、“逝”、“返”。大的含義就是說還要向外發(fā)展到遠,逝就是越擴展越遠,遠到極處就要返轉還原,既周而復始,循環(huán)往復,包括天地、人類都是這樣。天下萬物生于有,有生于無,從有到無,從無到有,再從有到無,不斷超越,皆無極也。這種對宇宙運動的認識和黑格爾“否定之否定”定律頗有相似之處。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,物質世界是普遍聯(lián)系的,又是永恒發(fā)展的。事物發(fā)展是個過程,所謂過程,是指一個事物發(fā)生、發(fā)展和滅亡的歷史。過程無論多么長,都是有始有終的,是有限的。無數(shù)有限的具體過程構成無限的、永恒發(fā)展的物質世界。凡物有生必有毀,凡是在歷史上發(fā)生的東西,都將在歷史上滅亡,沒有什么事物是絕對不變、永世長存的。(見《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綱要》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12月版)。這種對宇宙運動的認識,與《老子》對宇宙運動的認識——“無極”的內涵有相通之處,永恒是不存在的。所謂真理也是相對的,不是不變的,其可貴之處是在對事物發(fā)展規(guī)律的認識上。 “與時俱進”思想,遠見卓識。“與時俱進”詞意源于《易》“與時消息”、“與時偕行”。儒家思想尚變,主張“時變”?!渡叹龝?更法》:“茍可以強國,不法其故;茍可以利民,不循其禮”,是說如果可以使國家強大,不必取法舊的制度;如果可以利于廣大人民,不必遵守舊的禮制。《易.系辭下》:“易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”。是說變是必然,是規(guī)律,變則發(fā)展,變則長久?!斗ㄑ?問道》(楊雄):“可則因,否則革”是說凡是合宜的都要繼承,不合宜的則要改變。這一思想理論要求凡事都要發(fā)展,都要改革,與時變化。只有這樣,才能永葆青春,不失其生命力。中國思想史已有二、三千年的歷史,將來還要發(fā)展,愿中華民族“與時具進”,永遠昌盛,無極也!
摘自《無極文史資料》
|